熱門商品推薦
蝦皮精選賣場

糖尿病的危害與護理:5個關鍵點讓你了解

量子襪

糖尿病的危害與護理:5個關鍵點讓你了解

糖尿病的危害與護理:5個關鍵點讓你了解

一、糖尿病嚴重嗎

糖尿病的併發症是相當嚴重的,尤其是心腦血管併發症,這是糖尿病最致命的併發症之一。主要表現為主動脈、冠狀動脈和腦動脈的粥樣硬化,還有小血管的內皮增生與毛細血管基膜增厚等微血管病變。糖尿病患者除了容易出現動脈硬化和高血壓外,還可能面臨視網膜病變和老年性白內障的風險,糖尿病視網膜病和糖尿病性白內障是糖尿病對眼球的主要危害,輕者可能會導致視力下降,重者則有失明的風險。

糖尿病還會導致下肢動脈粥樣硬化,患者因為血糖升高,周圍血管病變的情況也會加重,這會導致局部組織對損傷的敏感性降低,血流灌注不足。在外界因素的損傷或感染下,患者更容易出現局部組織潰瘍,最常見的部位就是足部,因此這種情況被稱為糖尿病足。臨床上表現為下肢疼痛、潰爛,嚴重時可能導致肢端壞死。

此外,糖尿病神經病變是最常見的慢性併發症之一,也是糖尿病導致死亡和殘疾的主要原因。糖尿病神經病變主要包括周圍神經病變和植物神經病變。周圍神經病變的臨床表現包括四肢末端的麻木感、灼熱感或冰冷刺痛,重者可能會影響睡眠;植物神經病變則表現為排汗異常、腹脹、便秘或腹瀉,心跳過快或過慢,尿失禁等情況。在所有因器質性疾病引起的陽痿中,糖尿病是最常見的原因。

因此,糖尿病對人體的危害是相當大的,如果血糖控制不理想,這些併發症就像潛在的威脅,隨時可能影響糖尿病患者的健康。建議糖尿病患者在治療上一定要積極配合醫生的方案,並在飲食上少吃含糖量高的食物,以穩定血糖。

二、患有糖尿病能活多久

通常情況下,糖尿病患者在發病五到十年後,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蛋白尿,同時可能伴隨全身系統的微血管病變,如眼底病變等。這時候可以依據臨床症狀診斷為糖尿病腎病,那麼“糖尿病腎病能活多久”就主要依賴於病情的進展程度和所採用的治療方式。

由於早期糖尿病腎病並沒有明顯的臨床症狀,當出現蛋白尿、眼瞼浮腫或眼底病變等症狀時,患者多數已經進入中晚期。糖尿病腎病一旦發生,會呈現進行性的惡化趨勢。伴隨糖尿病腎病的發生,患者還可能出現高血壓、身體浮腫和低蛋白血症等情況。隨著病情的進展,糖尿病患者最終可能會發生糖尿病腎衰竭和尿毒症,因此及早發現病情是至關重要的。

由於腎臟病變呈現慢性進行性損害,臨床症狀出現較晚,當尿蛋白出現時,病程通常已經超過10年。因此,糖尿病腎病的預後多數不良。在早期隱匿階段,腎小球雖然已經出現病變,但仍然沒有任何臨床症狀,唯一的變化是尿微白蛋白的增加。

一旦出現持續性的蛋白尿,這表明患者的腎臟功能正在不可逆地下降。所以,糖尿病患者應該定期進行檢查,及早發現病情,及時治療,這樣糖尿病腎病患者就能像正常人一樣生活。

在病情惡化的過程中,糖尿病和高血壓的存在會加速腎損害的進程,反過來,腎病的加重又會導致高血壓病情的持續惡化。這三者之間的惡性循環使得糖尿病患者在臨床治療上面臨更大的挑戰。

糖尿病和糖尿病併發的腎病都是終身伴隨的疾病,如果未能得到良好的控制,則伴隨患者的腎性高血壓也將持續存在,加重糖尿病併發腎病的治療難度,這也是威脅糖尿病患者長期生存的一大因素。

三、糖尿病患者應如何選擇降糖藥

目前用於治療糖尿病的降糖藥種類繁多,患者應根據糖尿病的類型、高血糖的類型、患者的體型、年齡及有無其他疾病等因素來選擇合適的降糖藥。1型糖尿病患者必須終身使用胰島素治療,而2型糖尿病患者多數使用口服降糖藥。在飲食、運動及口服降糖藥治療效果不佳時,可以聯合使用胰島素治療。

如果單純餐後血糖增高,應首選α-葡萄糖苷酶抑制劑;如果餐前和餐後血糖均高,但以餐後血糖升高為主,則應首選磺脲類促胰島素分泌劑。對於空腹血糖明顯升高的患者,應考慮使用磺脲類、雙胍類或胰島素增敏劑。

如果患者體型偏胖,應首選雙胍類藥物或α-葡萄糖苷酶抑制劑,這些藥物還具有減輕體重的作用。肥胖者多伴隨胰島素抵抗,可以選用胰島素增敏劑聯合使用,以改善胰島素抵抗而不增加體重。老年患者由於不耐受低血糖,應選擇降糖效果較為溫和的藥物。對於兒童患者,目前只有胰島素和二甲雙胍被批准使用。選擇降糖藥時還應考慮患者的其他慢性病,以防止降糖藥的副作用加重其他疾病。

四、常見的糖尿病護理方法

針對糖尿病的護理,有幾個常見的方法可以幫助患者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健康:

  1. 生活方式改變:戒菸、保持健康體重、經常鍛煉(建議每天適度鍛煉30分鐘)、多喝水、少吃鹽等,都是預防糖尿病的重要措施。
  2. 每天洗腳並注意檢查:糖尿病患者應每天洗腳,並仔細檢查小傷口、潰瘍或水泡的情況,及時處理以防止嚴重後果。剪腳趾甲時要小心,以免割傷周圍皮膚。如有問題,應及時就醫。
  3. 定期檢查腎功能:糖尿病患者每年應進行尿常規檢查及血肌酐水平檢查,以確定腎功能。此外,經常測量血壓也很重要,理想的血壓應控制在130/80mmHg。如果患者經常出現腿部或腳部腫脹,則需及時就醫,這可能是腎臟疾病的徵兆。
  4. 定期查血壓、血脂:糖尿病患者易合併心臟病,因此應定期檢查血壓和血脂,必要時進行心電圖檢查。
  5. 定期檢查視力:所有糖尿病患者每年都應去醫院檢查眼睛,醫生會告訴你糖尿病是否對眼睛造成損害。對於1型糖尿病患者,青春期後5年開始每年進行一次眼科檢查。若出現視物模糊或部分視力缺失,應及早與眼科醫生溝通,加強檢查,以便及時發現病情變化並進行治療,防止失明。

五、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健康管理

除身體健康外,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健康也是非常重要的。糖尿病的長期管理可能會給患者帶來壓力和焦慮,因此他們需要學會如何調適自己的情緒,保持積極的心態。以下是一些建議:

  1. 尋求支持:與家人、朋友或其他糖尿病患者分享自己的感受,尋求他們的支持和理解。
  2. 學習放鬆:可以通過冥想、瑜伽或深呼吸等方式來減輕壓力,保持心理平衡。
  3. 參加支持小組:參加糖尿病患者的支持小組,與其他患者交流經驗,互相鼓勵和支持。

總結分析

糖尿病是一種需要長期管理的慢性疾病,其併發症可能對患者的生活質量造成嚴重影響。因此,了解糖尿病的危害、定期檢查及合理選擇降糖藥物是非常重要的。此外,糖尿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應注意飲食、運動以及心理健康的管理,這樣才能更好地控制病情,提升生活質量。最後,定期與醫生溝通,根據自身情況調整治療方案,才能有效減少併發症的風險,保障健康。想要獲得更多健康資訊,可以訪問 這裡

© 版權聲明
喬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