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商品推薦
蝦皮精選賣場

糖尿病檢查與治療的7個關鍵要素

量子襪

糖尿病檢查與治療的7個關鍵要素

糖尿病檢查與治療的7個關鍵要素

一、糖尿病要檢查什麼

  1. 血糖

    血糖是診斷糖尿病的唯一標準。有明顯的“三多一少”症狀者,只需一次異常血糖值即可診斷。而無症狀者則需要兩次異常血糖值來確診。對於可疑者,建議進行75g葡萄糖耐量試驗。

  2. 尿糖

    尿糖常常為陽性,當血糖濃度超過腎糖閾(160~180毫克/分升)時,尿糖會呈陽性。然而,腎糖閾增高的情況下,即使血糖達到糖尿病的診斷標準,尿糖也可能顯示陰性,因此尿糖測定不應作為診斷的標準。

  3. 尿酮體

    當出現酮症或酮症酸中毒時,尿酮體會呈陽性。

  4. 糖基化血紅蛋白(HbA1c)

    糖基化血紅蛋白是葡萄糖與血紅蛋白非酶促反應結合的產物,這一反應是不可逆的。HbA1c水平相對穩定,可以反映取血前2個月的平均血糖水平,因此是判斷血糖控制狀態最有價值的指標之一。

  5. 糖化血清蛋白

    糖化血清蛋白是血糖與血清白蛋白非酶促反應結合的產物,能夠反映取血前1至3周的平均血糖水平。

  6. 血清胰島素和C肽水平

    這兩項指標可以反映胰島β細胞的儲備功能。對於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或肥胖型患者的血清胰島素水平通常正常或增高,但隨著病情的發展,胰島功能會逐漸減退,胰島素的分泌能力也會下降。

  7. 其他檢查

    除了上述項目,糖尿病患者還應定期檢查血脂、肝功能、腎功能等,以便及早發現可能的併發症。

二、糖尿病如何有效治療

  1. 一般治療
    • 教育

      教育糖尿病患者了解糖尿病的基本知識,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並學會如何控制病情。根據每位患者的具體情況制定合適的治療方案。

    • 自我監測血糖

      隨著小型快捷血糖測定儀的普及,患者可以根據自己的血糖水平隨時調整降血糖藥物的劑量,這樣能更好地控制病情。

  2. 藥物治療
    • 1型糖尿病

      這類患者必須終生使用胰島素進行治療。非強化治療者需要每天注射2至3次,而強化治療者則需要每日注射3至4次,或使用胰島素泵進行治療,並需經常調整劑量。

    • 2型糖尿病

      對於口服降糖藥失效的患者,應先採用聯合治療,具體方法是保持原用口服降糖藥的劑量不變,並在睡前注射中效或長效胰島素,通常每隔3天調整一次,目的是將空腹血糖控制在4.9至8.0毫摩爾/升之間。若無效,則應停用口服降糖藥,改為每日注射2次胰島素。

  3. 運動治療

    增加體力活動可以改善身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幫助降低體重,減少身體脂肪量,並提高生活質量。運動的強度和時間應根據患者的健康狀況來調整,找到適合的運動量和患者感興趣的運動項目。運動形式可以多樣化,如散步、快步走、健美操、跳舞、打太極拳、跑步和游泳等。

三、糖尿病患者打胰島素好還是吃藥好

一般來說,1型糖尿病患者必須終生使用胰島素,而2型糖尿病患者則應考慮使用口服降糖藥。糖尿病可分為1型、2型、妊娠糖尿病及其他類型。1型糖尿病患者若不使用胰島素,容易發生酮症酸中毒,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必須接受胰島素治療。2型糖尿病患者應優先考慮口服降糖藥,並在飲食控制、運動調理後,若口服降糖藥失效,或合併其他併發症時,則需使用胰島素治療。

對於初診為2型糖尿病的患者,若出現明顯的高血糖症狀或發生酮症,建議首選胰島素治療,待血糖得到控制後,再根據病情考慮使用口服降糖藥或繼續胰島素治療。

四、日常生活中應該如何預防糖尿病

  1. 減肥

    肥胖患者的胰島素受體數量減少,導致胰島素抵抗,增加了發生2型糖尿病的風險。肥胖者的糖尿病風險是正常人的2至4倍。男性腰圍超過85cm和女性腰圍超過80cm被認為是腹型肥胖,這表明腹部脂肪過度堆積。透過健康的生活方式,肥胖是可以預防並逆轉的,改善肥胖後,胰島素的敏感性會顯著增加。

  2. 健康的生活方式

    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的膳食和運動,以達到能量和營養元素的供需平衡,維持正常體態。一般來說,谷薯類提供的碳水化合物應佔全天熱量的50%至60%;肉蛋乳類提供的蛋白質應佔15%至20%;油脂類提供的脂肪熱量不應超過30%;而蔬果類提供的熱量較少。保持能量攝入與消耗的均衡,應儘量避免高熱量飲食。

  3. 運動

    運動不僅能增加熱量支出,還能改善身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一個65公斤體重的人,慢走1小時消耗的熱量約為255千卡,快走1小時則消耗約555千卡,而開車1小時僅消耗82千卡。因此,增加日常運動量是預防糖尿病的重要措施。

  4. 定期體檢

    對於高風險人群,定期進行血糖檢測和健康體檢是非常重要的。這樣可以及早發現潛在的糖尿病風險,並及時採取措施,從而有效預防糖尿病的發生。

  5. 保持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對於糖尿病患者的管理至關重要。壓力和焦慮可能會影響血糖控制,因此,學會放鬆和調節情緒,如通過冥想、瑜伽或與朋友交流等方式,能有助於改善整體健康狀況。

  6. 合理安排作息

    保持規律的作息時間,確保充足的睡眠,能提高身體的免疫力和新陳代謝,對預防糖尿病也有積極的影響。

總結分析

糖尿病的檢查和治療是一個綜合性過程,涉及多方面的評估和管理。從檢查項目來看,血糖、尿糖、尿酮體等都是重要的指標,而治療則包括了教育、自我監測、藥物治療和運動等多種方式。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合理的生活方式和定期的檢查是預防和控制糖尿病的關鍵。希望每位患者都能遵循專業醫生的建議,積極參與自己的健康管理,從而提高生活質量,享受健康的生活。

了解更多資訊請訪問 這裡

© 版權聲明
喬安

相關文章